光绪二年(1876年)八月,许钤身被任命为首任出使日本的大臣。从光绪二年至光绪十九年底的十余年,驻日本大臣都是租赁公寓作为使署。光绪十八年(1892年)驻日本使馆开始兴建,光绪二十年正月落成。驻日本大臣随即退租公寓,迁入新馆。10年后,随着清末社会的动荡与变迁驻日本使馆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。从光绪二十年到三十年,中国经历了甲午战争、戊戌变法以及八国联军入侵等重大事件,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,民族危机空前严峻,也更多地警醒了国人,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。大批官费学生、自费学生东渡日本游学,或寻求救国之道,或长见识开眼界。仅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,短短一年时间里,到日本游学的人数就超过3000人,这给驻日本使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。这些学生都是有志气、有抱负、不甘于社会黑暗、追求光明的进步青年,为了东渡求学,他们在国内节衣缩食,艰难地积攒路费学费,经历千辛万苦才抵达日本。在日本他们举目无亲,遇有转学、退学、生活困难、寻求资助等各类问题,只能寻求驻日本使馆帮助,于是驻日本使馆代办游学生事务增多。由此,每天都有学生往来使馆,若遇星期日,来往的人数更是成倍地增加。使馆的客厅人满为患,给正常的外交活动带来诸多不便。光绪三十一年驻日本大臣杨枢为办好游学生事务,在使馆正厅右边,另建起两间房,一间房专门接待学生,另一间房作为办公室,使馆专门从广东招雇两名书记员在此抄写学务。随着中国青年游学日本的热情不断高涨,游学人数的不断增长,驻日本大臣杨枢认为在对待留东学生上不仅“管理方法尤贵完全”,还应增设机构专管学务。光绪三十三年正月,杨枢上奏请求在使署增设管理游学生监督处,经学部奏准,同意在驻日本使馆设立监督处,并派王克敏任副总监督专理学务事宜。代办游学生事务的机构升级了,汇集的人员也更多了,不得不特设办公之所。在驻日本使馆东面原有一座日本式旧屋,占地“广十一丈一尺五寸,深三丈一尺七寸”。光绪十九年兴建使馆时改建为洋房,当时为了节省工料和资金,用了原有旧料建筑而成。经过十多年的风吹日晒,洋房的横木竖柱已经朽烂不堪,毫无保留价值。于是光绪三十二年将此屋拆除,在原基址上建成西式二层楼房,上层五大间,下层七间,作为使馆监督处的办公场所。工料及铺地、搭盖门房、茶房及装饰等共用日币10000元。同时又在使馆正屋后面的空院内,添造了一座洋楼,“广八丈四尺五寸,深二丈”,楼上大小六间房,楼下四间,作为监督处的宿舍,方便各员居住。工料及装饰共用日币8600元。
至此,驻日本使馆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,较十年前的兴建,有了较大规模的扩建,到了宣统元年(1909年),驻日本大臣胡惟德又修整了使馆藏书楼,为驻日使馆的建设锦上添花。版权声明:本号文章、档案插图、音视频等版权均归“皇史宬”公众号(ID:mingqingdangan)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!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!
近期文章:
☆ 清朝“国企”——官脑局
责任编辑:海 鑫 美术编辑:丁 威
投稿信箱:HSC1925@126.com